-
成都申办世界科幻大会
成都“申幻”代表团通过举办“申幻”沙龙、设置“申幻”展台、发表竞选演讲、接受质询等系列活动,向全球科幻机构和科幻迷充分展示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、坚实的科幻文化基础和举办世界科幻大会所必需的文旅条件、交通条件、会展条件等优势条件,进一步宣誓了成都市申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坚定决心和充分准备。
-
导演滕华涛:小学毕业作品不完美
滕华涛认为,真正的堡垒,是2000多名工作人员挑战影视工业体系的决心和勇气,“科幻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化可能算是刚开始的一种类型,能够帮助电影人有多元化的制作能力,往前走一步。”
ZUO JIA YIN XIANG
01王侃瑜:科幻不一定要成为主流
王侃瑜在第一本书的后记里写道,有些事情,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,日后的生命中若放弃它便会觉得人生不再完整。
02作家霍金访问上海 分享科学家霍金的宇宙探索之路
简·霍金博士为大家带来题为《从事实到电影到小说》(From Fact to Film to Fiction)的讲座。
03宝树:当科幻遇到历史
提到科幻小说,通常印象中总是和未来相联系,似乎科幻就是发生在未来的故事。在中国,科幻小说同样发现了已逝去时代的迷人之处。
-
-
如果科幻片拍成《上海堡垒》这样,那还是果断拒绝吧
2019年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。《流浪地球》《疯狂的外星人》引爆春节档,尤其是《流浪地球》的硬科幻属性,更是填补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。只是,《流浪地球》之后,中国科幻电影的第二步该怎么迈?
来源:澎湃新闻 | 曾于里 2019/08/13
-
-
王晋康、宝树、超侠在西安书博会畅谈科幻与中国历史
这两年,国内的“科幻热潮”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。从文学到影视,人们似乎越发着迷不已。7月30日,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“科幻与中国历史”座谈会在西安书博会主会场中心舞台召开,科幻作家王晋康、宝树为喜欢科幻、热爱创作的读者们带来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讲座。
来源:作家出版社(微信公众号) | 2019/08/02
-
-
中国科协发布7月"科学"流言榜
为了进一步整治网络谣言、净化网络环境,以科学精神营造清朗网络空间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中国科协积极发挥优势,协同有关部门、机构,共同搭建科学辟谣平台,生产科学权威的辟谣内容。
来源:科普科幻青年之星(微信公众号) | 2019/08/02
-
-
中国科幻作家韩松:未来与现实的混合让人着迷
韩松表示,当前时代的特征是未来在“入侵”现实,很多事情在未来到来前已经发生。这种未来和现实混合的时代愈加让人着迷,为科幻作家带来新的创作空间。
来源:中国新闻网 | 杨喆 2019/08/02
-
-
陈楸帆:向世界讲好中国科幻故事
陈楸帆认为,我国科幻立足现实,反映时代精神,吸引了海内外读者、出版界、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和持续性关注。
来源:新华网 | 2019/08/02
-
-
《十二个明天》:高手齐聚打造的科幻阅读盛宴
这本十七万字的小说集,汇聚了十二种不同写作风格,从“新浪潮”到“新太空歌剧”,再到“生物朋克”和美式绘本小说。中外高手齐聚一堂,12种写作风格同书呈现,无疑是科幻阅读的一场盛宴。
来源:黑龙江日报 | 白静 2019/08/02
-
-
全媒体时代下科普影视创作的新形态、新样貌、新趋势
在上海积极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背景下,科普创作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……
来源:中国科普作协(微信公众号) | 黄洵杰 2019/07/02
-
-
《流浪地球》之后,中国科幻何以期待
有人评价“刘慈欣以一己之力,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。”
来源:未来定义权(微信公众号) | 2019/07/02
-
-
刘慈欣:你的想象就是全宇宙
2013年12月,我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,去看“嫦娥三号”探测器发射。在飞往西昌的航班上,我遇到了一群五年级的孩子,他们也是去现场看发射的……
来源:人民政协报 | 刘慈欣 2019/06/18
-
-
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
从社会力量来看,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普的氛围,推动科技工作者与科普专职人员、文字工作者、影视制作人、企业之间的交融互促……
来源:光明日报 | 罗子欣 2019/06/03
-
-
每个少年都有海洋梦
当我们曾经是孩子的时候,几乎都有两种梦想:一种是去浩渺的太空里自由翱翔;另一种,便是能够到那神秘深邃的大海里去尽情遨游。
来源:出版商务网 | 2019/06/03
-
-
刘慈欣关于《流浪地球》的冷思考
在2019年春节之前,刘慈欣几乎每次面对媒体时都要被追问——《三体》电影什么时候会面世。不过今年他不用再回答这个问题了,群访中几乎一半的问题围绕《流浪地球》展开。
来源:中新网 | 宋宇晟 2019/06/03
-
-
《生命之歌》:科幻构思与东方魅力
23世纪,孔昭仁教授创造了一个能逐步感知世界,建立起人的心智系统的机器人元元,将其视为儿子,疼爱有加……
来源:科普社(微信公众号) | 刘军 2019/05/05
-
-
中国科幻文学不止《流浪地球》
今年的春节档电影,热点不断。票房冠亚军《流浪地球》和《疯狂的外星人》都改编自刘慈欣的作品。因此有人说,2019年不光是中国科幻电影大片元年,更是刘慈欣影视宇宙元年。
来源:北京日报 | 须叔 2019/02/25
-
-
为硬科幻注入中国人的精神内核
科幻片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一直不被看好,由于成本高,难度大,存在很大的风险,远不如那些热门IP、流量电影有保障。《流浪地球》的成功也使国产科幻电影看到了更多希望。
来源:燕赵都市报 | 康瑞珍 2019/02/12
-
-
你想知道的《流浪地球》的问题,都在这里了
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数据,截至2月11日13:00,上映7天的中国科幻电影《流浪地球》票房高达20.99亿,上演了一出完美的逆袭。
来源:中新网 | 上官云 2019/02/12
-
-
韩松这套科幻有点儿“怪”
韩松的科幻就是这么怪。与其说它是科幻小说,倒不如说是人类恐怖小说,篇篇都在从“悬崖”上往下眺望。
来源:北京晚报 | 须叔 2019/01/14
-
-
付如初:东方科幻的可能和未来
卡夫卡在写作的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,是作家中的作家。各种类型的文学,包括科幻文学,都从他的文字中汲取方法和思想。他的夸张、变形、晦涩、扭曲,他力图“解释不可解释的事情”的想象力,不知道启发了多少后世的作家。
来源:经济观察报 | 付如初 2019/01/07
郭帆:让科幻片融入中国美学
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是中国人固有的,这是我们的文化内核。文化内核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。
来源:天津日报 | 何玉新 2019/08/12《上海堡垒》 交上六年“答卷”
“这六年没有白花,也希望这次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尝试能为大家积累经验。”“我们是站在《流浪地球》的巨人肩膀上干下去,没有想做得多伟大,只想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出一份力,让中国科幻电影真的能够薪火相传。”
来源:北京日报 | 2019/08/02叶永烈:我的科幻电影梦
在国家尚未富强的年月,拍摄科幻电影,只是遥远、美丽而奢侈的梦。今天,当然完全不一样了。
来源:新民晚报 | 叶永烈 2019/07/30